小心脚下!那些被忽视的居家安全隐患

说实话,要不是上个月在厨房摔了个四脚朝天,我可能到现在都不会认真研究地面防滑这档子事儿。当时正端着刚熬好的鸡汤,脚下一滑——好家伙,汤洒了不说,尾椎骨疼了整整两周。这才发现,我们每天走过的地板,原来藏着这么多学问。

一、防滑这事,真不是小题大做

你可能觉得:"不就是地滑吗?小心点不就行了?"我以前也这么想。但数据显示,居家滑倒导致的骨折占老人意外伤害的七成以上。我家楼下张阿姨去年就因为踩到玩具车摔成髋关节骨折,现在走路还得拄拐。更别说浴室这种"事故高发区",湿漉漉的瓷砖遇上泡沫丰富的沐浴露,简直就是天然溜冰场。

记得有次去朋友家做客,他刚拖完地就招呼我们进屋。我穿着袜子踩上去的瞬间,整个人像踩了香蕉皮似的滑出两米远。朋友还笑称这是"免费足底按摩",可要是摔的是他家八十岁的老母亲呢?

二、这些防雷区你踩中几个

说到容易打滑的材质,亮面瓷砖绝对榜上有名。尤其是开发商喜欢用的那种抛光釉面砖,看起来高端大气,沾水后比镜子还滑。我后来换成仿古哑光砖,虽然贵了点,但确实稳当多了。

另一个隐形杀手是地毯。别以为铺了地毯就万事大吉!那种化纤材质的薄地毯,边缘容易翘起,反而成了绊脚石。我家猫就特别喜欢把地毯当滑板玩,有次差点把我奶奶绊倒。现在改用背面带胶点的防滑垫,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最让人头疼的要数浴室。记得有回去酒店,刚淋浴完拉开浴帘,一脚踩在积水处差点表演"自由落体"。后来我在家装修时专门选了表面有凹凸纹理的防滑砖,虽然清理时要多费点劲,但安全第一啊!

三、花小钱办大事的防滑妙招

其实提升地面防滑不用大动干戈。像我就买了十几块钱的防滑贴,剪成条状贴在楼梯边缘,效果出奇地好。还有个土办法——用白醋兑水拖地,既能去油污又能增加摩擦力,比某些打滑的清洁剂强多了。

浴室可以放张吸盘式防滑垫。注意要选带镂空设计的,这样排水快不容易积水。我试过那种一整片的软垫,结果底下老是积水发霉,最后还是换了格子状的。

有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。小朋友跑跳时根本不会看路,我家就在儿童房铺了拼接式EVA地垫。虽然被乐高硌脚的感觉很酸爽,但总比孩子摔伤强。上次邻居家孩子在我家玩,直接一个"滑跪"撞到茶几,吓得我赶紧又加购了两张防滑垫。

四、这些误区你信过几个

"穿拖鞋就不滑了"——错!人字拖在湿瓷砖上比光脚更危险。我现在洗澡都备双胶底防滑拖鞋,虽然丑了点,但起码不会表演"一字马"。

"打蜡地板显档次"——这简直是自杀行为。我妈非要给实木地板打蜡,结果有天端着水果盘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,葡萄滚得满屋都是。后来改用哑光木蜡油,总算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
最坑的是某些号称"防滑"的产品。买过一款防滑喷雾,喷完地砖确实不滑了——因为黏得根本抬不起脚!最后还是老实用了防滑剂,虽然要反复施工,但胜在效果实在。

五、老人和宠物的特殊需求

给父母装修房子时,我特意把门槛都改成了缓坡。有次看见我爸被半厘米高的门槛绊了个趔趄,才意识到老年人抬脚高度可能连硬币厚度都够呛。现在全屋通铺木地板,接缝处用金属压条固定,再也没出过问题。

养宠物的家庭要注意水碗周围。我家狗子喝水像洒水车,为此我在食盆底下垫了硅胶餐垫。淘宝九块九包邮的那种就很好用,能兜住八成溅出来的水。

结语: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

现在每次看到亮晶晶的地板,我都会下意识放慢脚步。防滑这事吧,就像买保险,平时觉得多余,出事才后悔没早准备。花点小钱改造下高危区域,可能就避免了一场灾难。毕竟谁都不想大过年的,全家集体表演"花样滑冰"是不是?

(写完这篇文章时,我家猫正好从淋浴房滑出来...看来又得去买防滑垫了!)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